极客时间对于推广渠道会有返利优惠,比如山月在极客时间买了一门课,再把课程分享给好友购买,这时极客时间会向山月返利20元左右。
而我现在做了一个返利平台,你可以在上边通过山月的链接购买课程,此时极客时间会向我返利。为了共同学习,而你可以添加我的微信 (shanyue94),我将把极客时间给我的返利发一个红包全部返给你

# 使用 Node 开发一个命令行工具

使用 Node 开发一个命令行工具很有意思,较为其它语言而言也更加简单,今天山月写一篇文章总结一下如何写一个友好且健壮的 cli 工具。

在阅读完本篇文章之后,强烈推荐阅读 Github 上的一篇文章: Node CLI 工具最佳实践 (opens new window)。正如它的标题而言,在 Github 上用于 2000 颗星星的该文章的确称得上最佳实践。

# 命令行工具与环境变量 PATH

什么是命令行工具?

最初印象大致是 lspwd 这些能够在终端执行的系统命令,这样的命令很多,数不胜数,被称为系统内置命令。

如果使用 which 查看他们的来历,则能够发现他们的庐山真面目:

# 由此可知,pwd 为一个系统内置命令
$ which pwd
pwd: shell built-in command

随着对 Linux/Unix 系统理解及使用的逐渐加深,发现了诸多的非内置命令:

  • top
  • ps
  • netstat
  • dig
  • man

使用 which 追根究底,发现它们实际执行的路径在某一个 bin 目录

$ which top
/usr/bin/top

$ which ps
/bin/ps

而这些 bin 目录在环境变量 PATH 中,豁然开朗。简而言之: 在环境变量的 PATH 中路径的命令可在其它任意地方执行

export PATH=$HOME/bin:/usr/local/bin:$PATH

说起环境变量,你可以使用 env 列出所有的环境变量。

$ env
LANG=zh_CN.UTF-8
USER=root
LOGNAME=root
HOME=/root
PATH=/usr/local/sbin:/usr/local/bin:/usr/sbin:/usr/bin:/root/bin

你好像想起点什么?在大学配置 Java 时被环境变量支配的各种恐惧?

是了,所有语言的可执行命令都要放在 PATH 下,只不过其它语言的安装工具自动给你做了这件事,而 Java 让你自己来处理它。

  • java
  • python
  • pip
  • node
  • npm

开发命令行的原理也是如此,将你开发的命令行工具脚本置于环境变量 PATH 下的路径之中,而本篇文章的目标就是:

使用 Javascript 这门前端开发者熟悉的语言,借助 Node 环境,开发一个命令行工具。

# 原理

先看两个 Node 的命令行工具:

  • [serve](https://github.com/vercel/serve) 一个流行的静态文件服务器,大名鼎鼎 Vercel 团队(Next.js 团队)的力作
  • markdown 一个山月自己写的解析 URL 到 markdow 的命令行。通过命令解析出他们指向的符号链接
$ ls -lah $(which serve)
lrwxr-xr-x  1 xiange  admin    65B  7 12  2020 /usr/local/bin/serve -> ../../../Users/shanyue/.config/yarn/global/node_modules/.bin/serve

$ ls -lah $(which markdown)
lrwxr-xr-x  1 xiange  admin    48B  1 28 20:06 /usr/local/bin/markdown -> ../lib/node_modules/markdown-read/md-read-cli.js

从中可以看出关于 Node 全局命令行的原理:

  1. npm 全局下载某个 package 到路径 /usr/local/lib/node_modules 下 (yarn 同理,对应路径 ~/.config/yarn/global/node_modules)
  2. 根据该库的 package.json 中 bin 字段的指示,把对应的命令行路径通过符号索引挂载到 PATH 路径
  3. 对应的二进制脚本添加 x 权限 (可执行文件权限)

简而言之,Node 环境下的命令行工具,借助的原理无非是环境变量 Path与一个符号链接

# 从 package.json 说起

package.json 中的 bin 字段,用以指定最终的命令行工具的名字

{
   "bin": {
    "serve": "./bin/serve.js"
  }
}

如上所示,server 是最终在终端执行的命令,而 ./bin/serve.js 是该命令实际执行的脚本文件。

对于最终可执行的命令行工具,Node 项目一般倾向置文件于 bin 目录下,如以下 Typescript 关于它命令行的配置:

{
  "bin": {
    "tsc": "./bin/tsc",
    "tsserver": "./bin/tsserver"
  },
}

# 一个执行环境

对于可直接执行的文件,需要指明执行环境,首行添加一行说明:

#!/usr/bin/env node

// code 往下写

这一句话是啥子意思了?

  1. #! 加解释器,标明该文件使用 /usr/bin/env node 来执行
  2. /usr/bin/env 为 env 的绝对路径,用以在 PATH 路径中执行命令 (在各种不同的系统中,node 命令行的位置不同,因此使用 env node 找到路径并执行)
  3. env node 在人为层面可理解为执行 node 命令

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: 使用 node 解释器来执行这个脚本,而通过 env node 能够正确定位到 node 解释器的位置

// 如果不写 #!/usr/bin/env node,需要这么执行
$ node serve .

// 如果写上 #!/usr/bin/env node,可以直接执行
$ serve .

# 解析命令输入

在服务端应用中,可以通过 request.url.querystringrequest.body 获取用户输入。

而在命令行工具中,可通过 progress.argv 可获取用户输入。请看以下示例:

$ node cmd.js 1 2 3
// Output: [
//   '/usr/local/bin/node',
//   '/Users/shanyue/cmd.js',
//   '1',
//   '2',
//   '3',
// ]
process.argv

根据解析 process.argv 可以定制格式来获取各式各样的参数作为命令行的输入。`

当然解析参数也要参照 POSIX 兼容的基本规律: 格式、可选、必选、简写、说明、帮助等等。命令行工具命名协议 (opens new window) 文章中已说的足够详细。

// 一个较为规整的命令行帮助
$ node --help
Usage: node [options] [ script.js ] [arguments]
       node inspect [options] [ script.js | host:port ] [arguments]

Options:
  -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cript read from stdin (default if no file name is provided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nteractive mode if a tty)
  --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ndicate the end of node options
  --abort-on-uncaught-exception             aborting instead of exiting causes a core file to be generated for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nalysis
  -c, --check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yntax check script without executing
  --completion-bas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rint source-able bash completion script
  --cpu-prof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tart the V8 CPU profiler on start up, and write the CPU profile to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isk before exit. If --cpu-prof-dir is not specified, write the profile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o the current working directory.

因为 POSIX 兼容繁杂的规则,以此衍生出了关于解析命令参数的多个库,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在实际工作中就直接开用吧!

以下是一个 Demo: 使用 commander 解析不同的输入指令

const { program } = require('commander')

// 解析不同的指令输入
program
  .option('-d, --debug', 'output extra debugging')
  .option('-s, --small', 'small pizza size')
  .option('-p, --pizza-type <type>', 'flavour of pizza')

program.parse(process.argv)

const options = program.opts()
console.log(options)

# 用户体验与丰富的色彩

Next 构建输出

以上是 next build 命令行的标准输出,拥有色彩多样的高亮格式与丰富的列表展示,可以提供更丰富的用户体验。

目前大部分终端已支持彩色输出,即通过 ANSI 编码进行控制,并拥有成熟的库控制色彩。如 ansi-styles (opens new window)

import styles from 'ansi-styles';

console.log(`${styles.green.open}Hello world!${styles.green.close}`);

丰富的高亮色彩如同代码高亮一样使用户可以快速抓住重点。把异常、警告、成功的信息用不同的颜色标出,命令行工具的输出一目了然。在现代构建工具,如 Webpack 下,也大都支持彩色输出。

以下是在命令行工具中常用的两个较为高级的色彩库,支持多种多样色彩的输出,当然基本原理仍是 ANSI 编码。

以下是 chalk 示例,ErrorWarning 信息用不同的颜色表示

const chalk = require('chalk')
 
const error = chalk.bold.red
const warning = chalk.keyword('orange')
 
console.log(error('Error!'))
console.log(warning('Warning!'))

# 可交互性

enquirer prompt

在 Web 中,可使用 Input 来展现丰富多彩的表单,如开关、多选、单选、输入框等。

而在命令行工具中,也可借用多种库来实现强交互性。

# 发布与安装

在辛苦努力写完一个 cli 工具后,就是检验成果的时候。发布到 npm 仓库,可使所有人使用你的命令行工具,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

# 发布之前需要 npm login,登录到 npm registory
$ npm publish

发版成功后全局下载命令行工具,开始使用,示例用它抓取下我的博客首页

$ npm i -g markdown-read
/usr/local/bin/markdown -> /usr/local/lib/node_modules/markdown-read/md-read-cli.js
+ markdown-read@1.1.0
added 102 packages from 72 contributors and updated 10 packages in 33.15s

$ markdown https://shanyue.tech
## [#](#山月的琐碎博客记录) 山月的琐碎博客记录

本博客关于平常工作中在前端,后端以及运维中遇到问题的一些文章总结。以后也会做系列文章进行输出,如前端高级进阶系列,个人服务器指南系列。个人微信 shanyue94,欢迎添加交流

## [#](#名字由来) 名字由来

# 总结

本篇文章由浅至深讲解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:

  1. 一个全局可执行的命令行工具的原理是什么
  2. 在 Node 中开发一个命令行工具所需要的配置
  3. 开发命令行工具时如何解析参数

并根据实践,开发了一个从 URL 中读取 Markdown 的小工具: markdown-read (opens new window),欢迎 Star、下载及使用。

另外,我基于此命令行做了一个 Web 版,欢迎来体验: https://devtool.tech/html-md (opens new window)

HTML To Markdown 网页版

关于山月

我的项目:
我的微信:shanyue94,欢迎交流
Last Updated: 7/21/2019, 11:25:08 AM